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其主要部位在胃脘近心窝处,痛时可牵连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吐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症。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寒邪侵袭,易使本病复发或加剧,因此,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常被分成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以浅表性胃炎最为常见,萎缩性胃炎多因浅表性胃炎治疗不愈迁延所致,肥厚性胃炎比较少见,浅表萎缩性胃炎则是疾病发展的一个初始过渡类型。近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长期的萎缩性胃炎,可以导致胃酸缺乏和胃部肿瘤。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的范畴,患者时常发生胃部胀满、疼痛,并可伴嗳气、食欲下降、餐后痛重、恶心、胃内嘈杂不适。此病与肝脾关系甚密,初病在气、久病入络,初病多实、久病转虚或转虚中夹实。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痞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早饱,食欲下降,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所为。理气止痛为常用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年版)》,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肝胃气滞证:
胃脘胀痛,或伴胀满不适,嗳气频作,胁肋胀痛,胸闷不舒,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药取: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陈皮、川芎、佛手、百合、乌药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余药渣水煎取汁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下同)。
2.肝胃郁热证:
胃脘灼痛或饥嘈不适,嘈杂反酸,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脉弦或弦数。当以疏肝清热为治,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药取:柴胡、赤芍、青皮、陈皮、龙胆草、*连、吴茱萸、乌贼骨、浙贝母、丹皮、栀子各10克,生甘草5克。
3.脾胃湿热证:
胃脘闷痛或痞满,食少纳呆,恶心欲呕,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舌质红,苔*腻,脉滑或数。当以清热化湿为治,方用*连温胆汤加味,药取:*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芩、大腹皮、白蔻仁各10克,滑石15克。
4.脾胃气虚证:
胃脘隐痛或胀满,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食少,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当以健脾益气为治,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取:*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后下)、法半夏、陈皮各10克,炙甘草5克。
5.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纳呆食少,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当以温中健脾为治,方用*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味,药取:*芪、元胡各15克,桂枝、白芍、干姜、大枣、白术、*参各10克,炙甘草5克。
6.胃阴不足证:
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当以养阴益胃为治,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味,药取: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百合、乌药、佛手、川楝子各10克,生甘草5克。
7.瘀阻胃络证:
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面色暗滞,或有黑便。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当以活血通络为治,方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味,药取:丹参、砂仁(后下)、降香、五灵脂、莪术、三七粉(冲服)、延胡索各10克,蒲*15克。
附一:
处方1、半夏泻心汤
半夏9?15g,*芩、*参各6?20g,*连、干姜、炙甘草各3?10g,大枣3?10枚。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胃脘痛重时,宜加炒白芍、延胡索;胃脘痞闷重时,可加木香、川芎;嗳气甚重时,须加柴胡、陈皮;纳差甚重时,可加用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大便秘结时,可加全瓜蒌、丹参、当归等。
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主治萎缩性胃炎,如有胃脘痞满、疼痛、食欲减少、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苔薄*而腻等。
体外抑菌试验已经证明,方中*连、*芩、干姜、*参、甘草等均具有不同程度地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作用;方1中伍用半夏能泻心肝之火,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处方2、玉液汤
生山药30g,生*芪15g,知母18g,生鸡内金、葛根各5g,五味子、天花粉各10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患者胃脘疼痛甚重,宜加白芍30g、甘草6g;患者痞胀时,可加生山楂20g、枳壳12g;嘈杂善饥时,可加蒲公英(炒炭)、煅瓦楞子(先煎)各30g,或加入麦冬、太子参各10g同煎。
益气养阴;主治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如有口干唇燥、纳差、食后腹胀、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无力。
玉液汤源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消渴治疗药方。方2中山药、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能养阴生津,其中知母和天花粉还具有清热之功效;生*芪可以补气升清,加入鸡内金同煎以助运化。因此,本方更适用于治疗胃之阴津不足、运化失健的患者。
处方3、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5g,*参20g,赤芍、山药各12?20g,茯苓10?15g,百合、川楝子各10g,三七粉、陈皮、炙甘草各6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14天为1疗程,服药4个疗程后予以复查。
患者脾胃虚寒时,宜加*芪20?30g、白术10g;伴有胁胀时,可加牡丹皮l0g、蒲公英5g、*芩8?10g;患者脾胃阴虚时,宜加麦冬12g、生地*12g;伴有瘀血阻络时,可加入生蒲*l0g、延胡索8g、郁金10g同煎。
健脾化湿,疏肝理气止痛;主治脾虚不运、肝气横逆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纳差,胁肋疼痛,每当情绪紧张时加重、抑或出现大便干稀交替。
处方4、加味二陈汤
陈皮、云茯苓、白芍、紫苏各12g,半夏、枳壳各10g,甘草3g,焦白术15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l0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慢性胃炎,患者时常出现头晕心悸、胸腹胀满、胃脘疼痛、食不知味、恶心呕吐、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滑。
方中紫苏、枳壳、白术、焦三仙能增加健脾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白芍配甘草有助于缓急止痛。
处方5、*川甘草饮
*芪、丹参各30g,肉桂、吴茱萸、三棱、莪术、枳壳、片姜*、川芎、红花、桃仁各l0g,甘草6g。上药加水煎2次取汁,混合后分2次口服,每日1剂。通常,萎缩性胃炎伴有轻度肠上皮化生,宜口服50?60剂;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宜口服60?90剂;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有非典型腺体增生,应口服90?剂。
温中补气,活血化瘀;主治萎缩性胃炎,出现胃脘胀痛不适、疼痛固定、遇寒加重、舌淡或紫斑、脉细弱而涩。近期已报道,用此方治疗例患者,总有效率可达96%以上。
此方要在温中补气、活血化瘀,适用于中焦虚寒、血络瘀阻证的治疗,比如胃炎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腺体增生等。
处方6、海*散比
海螵蛸、橘红、熟大*(后下)各12g,蒲公英30g,*芩、广木香、石菖蒲、甘草各10g;每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清热解毒,制酸理气止痛;主治慢性胃炎,出现胃脘疼痛、口苦、吞酸嘈杂、舌红苔*等。
处方7、*连食醋山楂饮
山楂片lg,*连、白糖各g,食醋ml;上药混合后,加入开水4ml浸泡7天,滤出药汁装瓶备用。治疗时,每次50ml,饭后服药,每日3次,连服3?5个月。
清热健胃,酸甘化阴;主治阴伤郁热型的萎缩性胃炎,如见食欲不振、口燥咽干、上腹钝痛、食后饱胀、舌红少津、喜食酸甜。
处方8、复萎汤
麦冬、蒲公英各15g,石斛12g,玉竹、山楂各10g。上药加水煎3次,取汁约ml;每次ml口服,每日3次,每日1剂;同时多饮糖水,以便提高胃的pH值;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患者有肝胃不和,宜加枳壳、青皮;出现气滞血瘀,可加用苍术、延胡索;发生脾虚血亏,宜加*芪、当归、龙眼肉;伴痰湿交阻,须加陈皮、茯苓、半夏、*参等。
养阴清热,健脾和胃;主治萎缩性胃炎。
处方9、脘痛舒煎
蒲公英、炒白芍各12g,制香附、酒延胡索、川楝子、炒白术、郁金各9g,广木香、炒枳壳、炙甘草各6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理气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肝胃气滞,出现见胃脘疼痛,每因恼怒而发,胃痛引及两胁,伴善太息、纳差、脉弦脉细。
方内香附、延胡索、川楝子、木香、郁金、枳壳均有理气止痛之功效;方中芍药、甘草等具有缓急止痛之功效;并且辅以蒲公英清热解毒、协助杀灭合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
处方10、*蒲胃炎汤
*芪30g,蒲公英、丹参、白芍、百合各20g,乌药、甘草、炒神曲、炒山楂、炒麦芽各10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益气健脾,解毒生肌,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10内百合补已伤之胃阴,乌药辛香可行气以止痛,丹参则能活血通络、同治气血。因此,此方具有虚实兼顾、寒热并调之功效。
附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损害而导致固有层腺体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上皮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为特点的慢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胃脘痛”“痞满”“腹胀”等范畴,“嘈杂”“纳呆”“吐酸”“呃逆”等亦与本病相关。“中焦如衡,以平为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疗原则。《温病条辨》有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众多医家在脾胃病的临床治疗中提倡运用“中焦如衡,以平为期”理论,脾胃居中焦,运化开阖之枢纽,脾喜升而胃主降;脾为阴,喜燥恶湿,脾宜升则健;胃为阳,喜润恶燥,胃宜降则和。根据脾胃特点,当调整阴阳、寒热、虚实、升降、燥润,以期阴阳平和,此即“以平为期”的基本治疗目的。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伤寒杂病论》中诸方,如半夏泻心汤、小建中汤、小柴胡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在辨证论治CAG,改善其临床症状,延缓甚至逆转病情演进中具有良好疗效,以下具方辨析之。
1.半夏泻心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临床特异性表现,中医多归属于“痞满”范畴。痞满患者多因饥饱劳倦,饮食药物不当,情志不畅,损脾碍胃,脾胃虚损,失于运化,水谷精微不得输布代谢,壅塞于中,脾胃气机不利,而成痞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帝内经》中指出“痞满之病理因素责于湿,病位总责于脾胃,而寒湿、湿热之别,或因于饮食偏嗜,或伤于外邪传中,或久病变化。”李振华认为半夏泻心汤组方巧妙而严谨,为调理脾胃升降、寒热之基础方,常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伤寒论》第条:“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方证之病机为脾虚湿蕴,寒热错杂,升降失和。此方治以寒热平调,消痞除满。“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脾胃之病,当上下分消其湿。”方中有辛热散寒湿之半夏、干姜;以苦寒泄热之*芩、*连;淡渗利湿之茯苓;益气健脾有人参、甘草、大枣。方中重用半夏半升和胃降逆止呕,干姜温中发散,*芩、*连苦寒泄热。本方随症加减,变化无穷。若气滞甚者,加苏梗、桔梗、厚朴、青皮、砂仁等;若脾胃虚损严重,加重人参、炙甘草用量,加*参、*芪;脾胃虚寒,感寒饮冷,加桂枝、肉桂、生姜;湿热明显者,加*柏、草豆蔻、炒薏苡仁等;少佐柴胡、升麻,升脾胃清阳之气,助于散邪。
2.小建中汤:
CAG慢性病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提示为慢性虚损性疾病。脾胃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以养气血,以充养五藏。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伤寒论》第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中焦虚弱,气血不足,而兼有太阳伤寒不解者,正邪交争,外邪有趁虚内传之势,且邪气伤人,加重虚损。临床表现为脘腹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另可见虚劳,心悸,衄血,梦遗等。临床应用小建中汤病机为中焦虚寒,法当治以温补气血,和里缓急。《素问·藏气法时论》:“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本方中重用饴糖,甘温滋养而不滋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合桂枝辛甘化阳;土虚木克,芍药性寒味苦,柔肝缓急止痛,合桂枝酸甘化阴,且与饴糖、姜、枣桂枝甘温之味同用,化苦寒之性。小建中汤加减当分虚实两端:以补虚为本,以散寒为标;以健脾为本,以理气为标。虚损甚者,当补气为先,重用四君子汤、生*芪,炙、生甘草药对同用,增强顾护中州、甘缓止痛功用;血虚甚者,加当归、川芎、熟地*;虚寒者,加温中之干姜、炮姜、肉桂、炮附片等;寒则收引凝滞,伍以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砂仁、降香理气和胃;寒湿相合,恐湿、食不化,取枳术丸之枳实、白术意化湿健脾,增强食欲。
3.小柴胡汤:
CAG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据一项纳入例患者的横断面研究示:43.9%的CAG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其中肝胃不和证与脾虚气滞证的患者焦虑积分较高。《类经·卷十五》:“脾忧愁不解而伤意者,脾主中气,中气受抑则生气不伸,故郁而为忧。”脾主思虑,过思伤脾,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胸满胁痛、不欲食、呕吐、腹痛。《伤寒论》本意是指外邪侵袭,正气不足,邪犯少阳,正邪交争,枢机不利,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而现代人多由少阳郁热,胆火上炎,故见口干口苦。小柴胡汤方中柴胡疏散少阳之邪,疏解肝气郁滞;*芩苦寒清少阳热,两药合用,透解少阳邪热;法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诸药共用,有疏肝和胃、和解少阳之功效。
总结:CAG临床无特异性表现,见于“痞满”“胃痛”“吐酸”等疾病,本病病情易反复,以阴阳平和为要符合脾胃特性,中焦如衡、以平为期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治疗大法。通过调和升降、虚实兼顾、平调寒热等治疗方法,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寒热错杂、升降失司之痞满,当以半夏泻心汤调和肝脾、调和阴阳;久病虚损,中焦虚寒者,当以小建中汤温补气血,和里缓急;肝郁气滞之胃胀胃痛,用小柴胡汤疏肝解郁,和胃止痛;肝旺脾湿之反酸,多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失眠、嘈杂者多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中医特色治疗法:
1.辛芎散:细辛、川芎、白芷、皂角刺、茜草、红花各等量,研细备用。使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香油少许调制成膏,用专用贴敷膜外敷中脘、神阙、关元、天枢等穴位,每次选1~3穴,每次贴敷4~6小时,每日1次。可温经通络,活血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肝胃气滞证及瘀阻胃络证。
2.建中饴糖鸡:母鸡1只,桂枝、生姜各10克,白药15克,甘草5克,大枣5枚,饴糖克。先将母鸡去毛杂,洗净,诸药布包,同饴糖纳入鸡腹中,上笼蒸熟服食,每周2~3剂。每周1~2剂。可温中健脾。
3.二皮佛手粥:广陈皮、青皮、佛手各10克,大米克,白糖适量。将三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疏肝健脾。
4.二花莲叶茶:代代花、玫瑰花、莲子心、荷叶各5克,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片刻,代茶饮服,每日1剂。可疏肝清热,行气止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