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TUhjnbcbe - 2022/5/31 17:20:00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起至年9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汤剂,筛选其中的处方资料,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频数、关联、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处方首,包含中药味,主归肝、脾、心、肺经,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丹参、川芎、当归、*芪等;使用较多的关联组合有:当归-川芎、川芎-丹参、川芎-*芪、当归-丹参、*芪-丹参。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补气、补血、化痰。本研究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其机制为不稳定的斑块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糜烂或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脂肪堆积,使冠状动脉内原有狭窄急剧加重,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心绞痛。该病发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心脉痹阻。历代医家对其有详细的论述,如张仲景明确提出了“胸痹”病名,并在《金匮要略》中设专篇讨论。中医药治疗本病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数据挖掘功能,分析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检索策略以“不稳定”“心绞痛”和“中医药”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DATA)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设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年9月30日。1.2纳入标准

1)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文献资料为临床研究类;3)治疗以中药汤剂为主;4)方剂的中药组成明确,进行加减的方剂只保留基础方。

1.3排除标准1)汤剂虽有方名,但无具体中药组成;2)中药组成相同而方名不同的文献;3)个案报道,临床经验案例探讨等文献。1.4药物名称规范中药名称参照《中药学》[3]进行标准化。如将“瓜蒌、全瓜蒌”统称为“瓜蒌”,将“淮山、山药”统称为“山药”等。1.5数据整理与录入建立Excel表格,将文献资料按发表年限、作者、方剂组成等进行整理,建立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药数据库。将中药数据库导进软件,建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医案数据库,并由另一人对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没有录错或遗漏。通过医案统计分析模块,将标准化后的中药数据加入分析池管理。1.6数据分析通过“医案统计分析”模块,应用数据挖掘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用药规律的挖掘,包括用药频次及频率统计、药物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设置支持度≥0.55,置信度≥0.25,提升度1,对中药配伍的关联规则进行分析,得出常用的药物组合。对前20味药物进行欧式、最长距离聚类分析。2结果筛选出用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文献共篇,录入中药处方共计首,包含味中药。2.1用药频次统计经统计分析,味中药使用总频次次,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有20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丹参、川芎、当归、*芪。具体见表1。

表1高频药物使用情况(频次20次)

2.2药物归经分析

对味中药进行归经统计,主归肝、脾、心、肺经。(见表2)

表2药物归经分析(次)

2.3药物关联分析按照支持度高低进行降序排列,显示中药汤剂使用较多的关联组合为:当归-川芎(44次)、川芎-丹参(44次)、川芎-*芪(39次)、当归-丹参(36次)、*芪-丹参(35次)等。(见表3)

表3药物关联分析

2.4聚类分析

以距离8进行分组,可将上述药物分为3组。第1组:丹参、*芪、川芎、当归;第2组:甘草、茯苓、薤白、半夏、瓜蒌;第3组:因包含药物较多,故以距离7.3为划分依据分为2组,第1组:*参、炙甘草、白芍、柴胡、郁金;第2组:赤芍、红花、桃仁、三七、人参、麦冬。(见图1)

图1中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3讨论3.1药物使用频次及功效分析本研究显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丹参、川芎、当归、*芪等。丹参归心、肝两经,入血分,有活血化瘀之效,有较好的化血瘀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丹参主要含丹参酮,能扩张血管,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增加心肌供氧,其提取物制成的注射制剂如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川芎嗪常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川芎入肝经,有活血行气之效,对血瘀兼有气机阻滞证疗效甚佳,为“血中气药”,常和红花、降香、丹参配合使用。其主要发挥作用的川芎嗪能扩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同时能抗血小板,防止血栓,预防心肌梗死[5]。当归入心肝两经,能补血活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多糖能够促进造血细胞增殖,促进造血,从而发挥补血的功效。*芪归脾、肺经,具有补气的功效。*芪多糖能促进T细胞增殖,促进抗体合成,增强免疫力,发挥补气作用[7]。前10味药中,按功效分类,可以分为:活血化瘀类(丹参、川芎、红花),补益类(当归、*芪、甘草、炙甘草),化痰类(半夏、瓜蒌),清热凉血类(赤芍)。故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功效以活血化瘀为主,兼健脾益气养血、化痰,符合该病本虚标实的病机,虚为气虚、阴伤,实为因虚所致的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且症状发作时以瘀阻心脉最为常见。治疗上,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急、症状重,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故“急当治其标”,发作时当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化痰,同时治标不忘本,兼补益气血,标本同治。3.2药物归经分析通过药物归经统计可以看出,归经最多的是肝经。肝藏血,主要体现在储存血液和调节血量两个方面。王冰言:“肝藏血,心行之”,肝藏血功能受损,当心脏血量需求增加时,肝不能为心提供足够的血量,从而引发心绞痛。3.3药物关联分析药物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较多的关联组合有:当归-川芎、川芎-丹参、川芎-*芪、当归-丹参、*芪-丹参。可以看出,在本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药最常用,常和补血药、补气药配合使用,说明在治疗过程中,治其标时不忘本,祛除病邪时不忘扶正,临床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病情,抓住主要矛盾,厘清病机,标本同治。3.4药物聚类分析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第1组药物适用于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其中丹参活血化瘀,*芪补气,川芎活血行气,当归补血活血。四味药合用,既除血瘀之标,又益气血亏虚之本。第2组药物适用于痰浊证的治疗。其中薤白行气、散结、导滞,半夏燥湿、温化寒痰、散结,瓜蒌清化热痰、散结,甘草补益脾气,茯苓健脾渗湿。前三药合用,构成瓜蒌薤白半夏汤,本方首见于《金匮要略》,主治胸痛彻背、不能卧,用于痰浊阻滞证。后两药为四君子汤主要组成,有健脾益气之效。故在祛痰的同时,应用补法,建立中焦,脾胃气足,则痰浊无源以生,达到治本的目的。第3组可分为2小组,第1小组药物适用于气滞心胸证。其中炙甘草补益脾气,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理气,郁金活血解郁,*参补脾肺之气。前3味药为柴胡疏肝散的组成部分,配合郁金,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痰,再加*参益气,以推动血液运行。第2小组药物用于本病危重时期的治疗。其中赤芍活血、凉血,红花活血,桃仁活血化瘀,三七散瘀,人参补气,麦冬滋阴。红花、桃仁为活血化瘀的常用组合,与赤芍同用,为血府逐瘀汤的主要组成,配合三七以活血散瘀通脉,针对其主要病机进行辨证治疗。人参、麦冬为生脉饮的主要组成,可益气养阴生脉。有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与生脉饮联合使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者效果较好。综上所述,本研究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软件,探索了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总结了常用中药及其归经、功效,明确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补气、补血、化痰的特点。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提供参考。但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一方面,未对中药的剂量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本研究仅对文献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时仍需辨证论治,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来源:瞿双勇,喻正科,纪红云.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37(04):-.

推荐阅读:

1.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早期DN用药规律及机制分析

2.娄绍昆:腹痛我常选用这几首经方

3.突破常用剂量,八味中药“大变身”

4.云计算+中医

5.活络效灵丹方解及临床应用

古今医案云平台

提供40余万古今医案检索服务

支持手工、语音、OCR、批量医案结构化录入

设计九大分析模块,贴近临床实际需求

支持平台海量医案与个人医案协同分析

云医案APP

云医案V1.2.4新增健康医历、快速采集的功能。对写医案、说医案和扫医案的字段输入进行整体优化以及局部功能变更,医案管理、医案同步、个人中心做了相应调整。

仅支持安卓手机,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汤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