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桃花庵里看新花作者横空一雁
TUhjnbcbe - 2021/2/28 20:47:00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www.xftobacco.com/

评剧《桃花庵》剧照

*丽饰窦氏

《桃花庵》是一出历久不衰的传统戏,取材于清代无名氏所撰《桃花庵鼓词》,凡四卷、二十四回。现存有光绪十三年京都琉璃厂刊本。

故事大意为:明洪武年间,苏州书生张才,字学富,娶妻窦氏。因服丧守制三年,日日家中誦读闷倦,正值三月虎丘山迎春大會,前往遊览。偶遇桃花菴中少尼陈妙禅,一见钟情,后张才滞留庵中病故。妙婵产一子托王婆送至张府,中途被知府苏大人买走,为其取名苏宝玉。十五年后,宝玉长成,巧遇张才之妻窦氏,收为义子。适逢王婆卖蓝衫,始知妙禅情由。窦氏借庵中降香,探访妙禅,得悉夫死详情。乃同往苏府认子,中了状元的苏宝玉一子继两门,三母同享亲情,終得兩全其美。

《桃花庵鼓词》或许就是各剧种均有流传的《桃花庵》剧本的原型之一,康熙年间就有艺人传唱了。流传下来,各个剧种、各个版本各有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豫剧《桃花庵》曾是陈素贞、常香玉、崔兰田、桑振君等大师的代表剧目;评剧由旦角鼻祖月明珠首演。后成为历代名家李金顺、刘翠霞、花玉兰、喜彩莲、小白玉霜、花月仙、韩少云、小花玉兰等的代表作。豫剧和评剧的本子很相近,越剧和川剧的本子差不多,剧名叫《玉蜻蜓》,剧情与评剧差异较大,剧中人物的姓名也不尽相同,但剧中细节都还保留有《桃花庵鼓词》的痕迹。

《桃花庵鼓词》作品艺术水平低俗,内容简单,整体结构的着重点不过是桃花庵中一段男女之情。但是这个故事几乎每处情节都留下了可供发挥的余地,因此各大剧种的改编移植,香艳苦情面目不同,悲剧喜剧各有擅长。

上个世纪50年代,评剧名家筱白玉霜、喜彩莲联袂演出此剧,成为经典之作。剧中大段扣人心弦的优美唱段为观众称道,这在*丽为筱白玉霜的音配像中尚可赏听。尤其是窦氏新認义子一折,窦氏“手扶栏杆”的大段唱腔,委婉哀怨,感人至深;二庵一折中,窦氏和妙婵二人的旦角对手戏,演唱更为精彩。可惜后来就很少演出全剧了,近年更不见于舞台。年,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重新整理了剧本,白派优秀传人*丽,按照白派演出路数复排了全剧,在津京两地上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年,此剧被列为戏曲“像音像集萃”剧目,李瑞环同志对全剧又做了加工整理,在尽量保留经典唱段的基础上,删减了不必要的场次和唱段,净化了剧本,增强了文学色彩。全戏的重心不再单单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戏,而是窦氏与妙禅两个女人的内心情感戏。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内心活动的开掘,全剧显得干净利落。*丽版的《桃花庵》于年9月完成了《像音像》的录制。今天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出崭新的《桃花庵》,《桃花庵》中绽放的新花。

这出戏,角色的尺度很难把握。窦氏,对妙禅毫无嫉恨似也失真,心机太过又失去了温良贤惠;而陈妙禅,演得风流妖媚就成了“狐狸精”,太过持重端庄又不符合她的内心追求。要演得两个角色都能得到观众同情,最后两人的和解入情入理,就要求演员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情绪的变化层次。

*丽无愧是白派的优秀传人,把窦氏的心路历程演绎得脉络分明,层层深入:窦氏送丈夫外出时的谆谆叮嘱,温柔缠绵,是何等的深情;盼夫不归时的思念焦虑,求卜问卦,是何等的急切;十五年后,夫归无望时的伤心失落,孤寂无诉,是何等的伤痛,一曲“手扶栏杆愁绪增,暗把我那出外的夫啊夫啊叫了几声……”直唱得回肠九转,让人动容。对比筱白玉霜的原唱,几可乱真。

二庵中“庵堂盘姑”是窦氏与妙禅的对手戏。这场戏,*丽和学员班的青年演员杨翰婷演绎的恰到好处。情敌相见,矛盾在这里聚焦,中间隔着一个死去的亲人和十五年的岁月。一个独自支撑,经历了多年的思念等待,一个葬送了青春,默默忍受了多年隐痛的煎熬;窦氏满腹疑虑,却不知实情;妙禅洞明一切,却有口难言。窦氏步步为营,逼妙禅吐露真相,而真相带来的却是更大的打击。从希冀到绝望,从悲愤到谅解,窦氏心理的转变,撑起了这个人物甚至整出戏的深度。窦氏見灵牌时的大段哭诉唱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这段唱即遵循了白派的原汁原味,又有*丽自己的声韵特点,她不是刻意模仿前人,而是内心的伤痛爆发出的真情实感,确实唱出了人物。

这次整理的剧本,大幅度精简了妙禅的唱段,对前尘往事做了淡化处理。这不只是剧情上的删减,而是面对时间的流逝,比起逝去的艰难岁月,当年的是非恩怨实在有些微不足道,最该面对的永远是当下的生活。面对人生的豁达乐观,远胜过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所以他们变成了互为依靠的亲人。

第九场大结局,长大成人的苏宝玉,面对三母争子的矛盾该如何抉择,是一个大大的悬念:一个生来一个养,一是恩高一是情长。养育之恩不能忘,骨肉之情不可伤。慈母心,情难舍,怎样才得周全?此时,窦氏用虚怀若谷的胸襟化解了苏宝玉内心的纠结,一子双祧:先生一子是苏门后,后生一子再继张门,最终三母一子乐天伦,完成了这段悲苦人生的传奇。

此剧经过一代又一代老艺人的加工修改,剔除了原著淫秽糟粕之处,使之逐渐适应时代的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直至现在呈现出的《桃花庵》,内容已彻底摆脱了旧的创作思想,成为宏扬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一出好戏。

像音像之后,白派团又为学员班的青年演员排演了青春版《桃花庵》,由白派新苗刘莹担纲饰演窦氏,愛派新秀杨翰婷饰演陈妙禅,为了提携新俊,著名张派小生滕建东分饰张才、苏宝玉二角。虽然年轻演员的舞台表演尚显青涩,但他们在白派团得到评剧名家的真传亲授,通过勤奋努力,成长很快。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能挑梁唱这样一齣大戏,也实属难能可贵。杨翰婷饰演的陈妙禅,得名家金倩老师的悉心指导,唱表分寸掌握的不错,逛会和庵堂与张才的相遇、相对,她演的不妖不媚,眉目间表现出的是人物不甘寂寞,向往自由的心境。《二庵》一场,面对窦氏的羞愧,对张才真挚的愛,对儿子的深切思念,都拿捏的很有分寸。刘莹饰演的窦氏,是名家*丽亲授,唱腔一字一句,表演一招一式,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刘莹已初步掌握了白派唱腔的行腔走韵,较好的完成了窦氏的人物塑造。日前,在天津海河大剧院上演的青春版《桃花庵》,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许。愿他们在今后的舞台实践中,不断打磨、雕琢,更上一层楼。这正像学习书法一样,必须从临摹做起,认认真真写好一笔一划的基础笔划,写好每一个完整的字,才能逐步提高而成篇,期待他们更精彩的演艺。

纵观全剧,稍感不足的是,最后一场,苏宝玉的内心情感表现稍欠。虽然不能像《庵堂认母》那样演绎苏宝玉,但他毕竟是矛盾的焦点,内心活动是非常激烈的,所以苏宝玉的戏还是应该做足一些,展现他心内的纠结矛盾,然后窦氏再唱出解决方案,或许更完整一些。

总之,重新改编的白派评剧《桃花庵》是一出演绎人生的经典好戏,尤其对剧中人物人性一面的进一步挖掘,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丰满。如何面对当下的生活,正是大众社会心理的折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桃花庵里看新花作者横空一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