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坡:“青山不负人”的广西样板
七坡八岭披绿装。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供图
国有林场是广西林业的亮点和窗口。在绿城南宁西南部,坐拥数十万亩林地和森林的七坡林场是这个南国大都市名副其实的生态屏障。
信息显示,广西林下经济已崛起为千亿元产业;七坡林场里“藏”着一个“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核心示范区”。中国国有林场协会会长姚昌恬对记者说,七坡林场是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排头兵,是时候总结和推广七坡模式了。那么,七坡究竟是怎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七坡为广西的千亿元林下经济产业都贡献了什么?
11月10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南宁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核心示范区探寻答案。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连片树林依山就势,起伏交错。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大径桉树与乡土珍贵树种异龄复层混交林示范点。
公益林里的中药材宝库
以“林下经济”为主导建设示范区,在广西首开先河,在全国也凤毛麟角。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建设面积亩,位于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范围内,原本是七坡林场立新站生态质量较好的连片人工林。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这片城郊林地划定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生产木材的经济功能从此“让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随即“就位”。
类似这样的公益林,在维护、提升生态功能的同时,能不能也发挥出经济效益?“完全可以!我们通过近自然化经营森林,多功能化丰富绿水青山,使之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美丽效益四丰收。”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场长陈文*斩钉截铁地说。
七坡林场场长陈文*(右)在林下经济示范区展示厅向记者介绍林下经济产品。
粗壮挺拔的桉树大王。
枝繁叶茂的桉树三王。
在立新站12林班,满眼的人工林大树十分抢眼。45年树龄的松、18年树龄的桉,“大王”“二王”“三王”矗立路边,粗壮挺拔,枝繁叶茂,林相让人叹为观止。
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景象是,大树密林下面,不见了乱草杂灌,取而代之的是一畦畦、一垄垄、一丛丛、一片片的新绿。畦间垄间,除了可勉强过人的窄道或“田埂”,草本植物几乎覆盖到林木根部,藤本植物则傍树而栽,抓着粗干缠绕攀爬。置身林间,仰望上空,冲天树冠郁郁葱葱;俯看地面,百草嫩绿生机盎然;环视四周,裹树藤蔓叶浓藤壮——好一派热带雨林的繁茂景象。
如果不是旁边立有标示牌,这些林下植物一般人很难认得出来:鸡血藤、五指毛桃、益智仁、砂仁、姜*、莪术、百部、茯苓……
这些适生的中药材,是首批筛选出来在公益林下栽种的主导品种。在示范区建有的平方米的炼苗场,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更让人目不暇接;种质资源收集圃内林林总总收集了近个品种,既有广西本土的,也有区外的,还有国外采集的。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如此规模的热带亚热带药材宝库,会在绿城近郊蓦然冒出。
七坡林场副场长周启华介绍说,经过3年创建,七坡林下经济核心区亩面积中,通过林药、林花、林菌、林笋等不同组合,完成林下种植面积亩,覆盖率高达96%。
七坡林场副场长周启华(左)在林下经济示范区向记者介绍林下种植中草药五指毛桃。
种在生态林中的中药材与种在耕地上相比,重金属含量及农残更低。
手机控制的生态沼肥一体化系统正在喷淋林下中药材“百部”。
林下种植立足多元模式
七坡林场这座珍贵的中药材宝库在生态林下横空出世,借助的是众多科研项目联袂落地。
这个以“林下经济”为主题的示范区,作为广西东盟(南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7个功能区之一,合作伙伴是广西林科院、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广西药用植物园等4家区内顶尖科研单位,并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校场实践教学基地。七坡林场提供优质生态林用作科研平台,按照规划安排项目连同资金“对号入座”。3年来,先后合作实施中央科技推广、广西科技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自治区林下经济示范、自治区农村能源、中央及自治区旅游发展补助、自治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补助等项目11项。
高起点的科技支撑,展现出高标准、高水平的林下经济复层种植新模式。
利用林下空地种植草本植物——林下种药已经形成“双千亩”规模。在示范区林下随处可见的天冬,种下3-5年可采收,预计达产后亩产值1.6万元,利润元,年均利润-元;2-3年可采收的百部见效更快,亩年均利润-4元。像这样“上层得林、下层得药”,称为林下经济复层种植的“二元模式”。
在“二元模式”基础上,再利用林中空间栽培藤本植物,如鸡血藤、铁皮石斛等,“上层得林、中层得藤、下层得草”,称为林下经济复层种植的“三元模式”。鸡血藤5-7年可采收,亩均产值超万元,利润元,随着模式增加年均再创利润-1元。
在“三元模式”基础上,把松木段填埋地下,作为伏苓寄生的温床,一年后可采挖,“上层得林、中层得藤、下层得草、土下得菌”,这是七坡林场林下经济复层种植的“四元模式”。
随着林下种植复层指数增加,综合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产值利润追赶甚至超越集约化经营的耕地,完全可以期待。
“国家对中草药的发展日益重视,中药材行情也年年看涨。”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周凤娇说,作为广西最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与示范区共建之路走对了。“在道地药材中,种在生态林中的与种在耕地上的相比,重金属及农残含量更低,安全性也更高。”
近几年,中药材行情一浪更比一浪高。仙茱公司年投产,产量产值连年翻番增长。目前公司中药饮片产能为吨,产能吨的二期工程竣工在即。据介绍,公司七成原料需从区外购进,区内供应量不足三成,二期工程投产后,公司担心的是“吃不饱”。
年广西林下经济亩均产值元,经济效益比短周期采伐的速丰林高出1倍以上,与玉米、糖料蔗等旱地作物已经不相上下。作为森林新增附加值,无论与林木本身还是与农用耕地相比较,这种“额外产出”相当令人鼓舞。七彩七坡林下种植多元模式中的“中层得藤”,亩年均产值就与全区林下经济亩年均产值相当;而“下层得药”中的天冬、百部之类,光是亩年均利润就足以与全区林下经济亩年均产值媲美了!这“二元”收入相加,再添上“土下伏苓”的收入,林下多元种植的效益,真是前景无比诱人!
林药模式——林下种植中草药百部。
桉树、格木、红锥复层经营。
冲天树林下,百草嫩绿生机盎然,裹树的珍贵中药材鸡血藤叶浓枝壮。
木本蔬菜媲美草本蔬菜
适宜林下栽种的草药,不少可以药食兼用,比如薄荷、胶股蓝等。示范区在主营药用林产品的同时,也兼营食用林产品,开展木本蔬菜复层种植的探索。
香椿、辣木的嫩芽嫩叶,为不少消费者喜食。这两种木本蔬菜,早已出现在菜市和餐馆。在示范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复层种植模式:一是在原有林木下,大密度栽种香椿、辣木幼苗,一年后长到齐胸高,便采茶般摘取芽叶:二是在清空林地上,按标准间距种植香椿或辣木,再在其林下种植其他草本植物。
示范区还引种勃氏甜龙竹,其笋能像水果一样直接生食。竹子虽然外观像树,其实属于草本植物,种竹收笋被视之为一种特殊的林下经济模式。
在示范区林间空地上,顺坡建有一列列保温大棚,棚内搭有多层穴管立体设施,进行水培蔬菜示范。一个个核桃大小的海绵球,夹裹住一株株菜苗的根部,放进一眼眼管穴中,水肥在一层层管内循环流动,各种各样的蔬菜长得更加鲜嫩可人。
多层穴管直立布局,从地面搭到棚顶,有叠层式,有螺旋式,多达十几层。进入棚内,整个人被生长着的蔬菜簇拥着,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一般。
这种无土栽培的蔬菜,可以连同根部的海绵营养球一起采收,在配送、销售、储备过程中继续生长,火锅店可以生机勃勃地端上餐桌,成为高档菜肴。
广西林业科学院院长安家成教授表示,这种集约化程度更高的水培佳肴,单位面积产出可观。如同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有利于保障食油安全一样,在生态林、用材林间发展木本蔬菜、草本蔬菜、藤本蔬菜,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蔓延、食物短缺危机正在逐步显现的情况下,多种多样的食用林产品藏食于山、藏食于林,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大棚无土立体栽培蔬菜。
降香*檀林下种植一年生木本蔬菜辣木。
森林人家梦回绿色家园
示范区的生态林原本大多是松树、桉树纯林,后来间伐套种珍贵树种、乡土树种,逐步形成复层混交林。现在林下种植草本、木本、藤本植物,无论药材还是蔬菜,都不是连片单一品种,而是多品种科学搭配混合栽种,加快恢复生物多样性,形成接近于天然林的生态环境。
水肥一体的喷淋滴灌、点缀效果的人造水雾、注重环保的除草灭虫等人工抚育措施,既呵护着林下草药和蔬菜健康生长,又促进着松桉和*花梨等“目标树”长得更好,确保生态林质量稳定提升。这样,在大大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使生态资源产生经济财富的同时,走上了可持续而且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
位于南宁机场高速两旁的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供图
示范区距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和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都只有几公里之遥,自然作为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的组成部分规划建设。前些年,管护这些生态林的七坡林场立新站,利用四周森林环抱的优越环境,对站容站貌进行美化改造,建设对外营业的“森林人家”,半个世纪前留下来的“知青宿舍”也变身绿色餐厅。这个融合了森林康养、文化旅游等元素的幽静小地方,很快成了人们郊游休闲、身心双养的难得好去处,先后荣获“中国最美森林人家”“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五星级森林人家”等称号。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森林之家。
林游模式——森林旅游。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供图
如今,这个旗舰“森林人家”成了示范区的一个重点提升项目,它所倚靠的青山老林还将出现连锁性质的“森林人家”。分管示范区建设的七坡林场副场长周启华介绍,示范区已划出特定区域,搞好水电路和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前来共建多种模式的“森林人家”,让都市人同时享有世外桃源般的“绿色家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七坡林场林下经济产业正直观地诠释着总书记的金句。
审核丨刘露霏
制作丨赵芳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