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香药的功效
一、麝香
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芳香开窍药物,其性味辛温。功能通行十二经,开窍镇惊,活血消肿。用量0.15~0.3g(多配丸散用或外用)。方剂举例:
牛*散(《证治准绳》):牛*、朱砂、麝香、竹*、蝎尾、钩藤,治昏迷抽搐;
六神丸(《雷氏方》):牛*、腰*、麝香、冰片、朱砂、蟾酥、治痈疽肿毒;
麝香保心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麝香、人参、苏合香、蟾酥,功能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
犀*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年):牛*、麝香、乳香、没药,功能解毒散痈化结,用于乳癌、瘰疬、肺痈、流注。
麝香为辛温芳香开窍之药,善能辟秽化浊,尤利走窜通闭。其性虽温,往往与牛*同用,适用于热病神昏,小儿惊厥,中风痰迷以及秽浊中恶。清窍不利等病急势危之症,用之每多殊功。用治痈肿毒及跌打瘀痛,不论内服外用,止痛消肿、疗效迅速可靠。其活血散结的功用,不仅为外科所重视,亦为妇人催产、通乳,化症方中所必用。孕妇忌用,服之有堕胎之虞。
二、苏合香
金缕梅科、枫属。药用树杆所含之香胶。芳香开窍药。性味甘温,入心、脾二经。功能通窍、祛痰辟秽。主治中风神迷痰厥、惊风癫痫、心腹闷痛、气郁暴厥,用量1~3g(多入丸散内配合)。
方剂举例:
苏合香丸(《局方》):苏合香油、麝香、龙脑香、熏陆香、安息香、丁香、木香、檀香、沉香、香附、荜茇、诃子、朱砂、犀角、白术,治昏迷惊痫。
冠心苏合丸:苏合香、檀香、木香、冰片、乳香、朱砂、犀角、白术,主治心绞痛、胸闷、心肌梗塞。
李时珍说:“苏合香,气窜能通诸窍脏腑,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气。”为芳香辟秽开窍之药。用于中恶神迷、气郁暴厥、中风痰迷以及心腹卒痛诸症。然卒中暴厥之疾,往往突发于顷刻之间。苏合香开透关窍、兴奋机能,正是闭闷者可通,昏迷者可省,故*秀宫有“痰积气厥,山岚障湿,袭干于经络、塞于诸窍者,非此不除。”
三、小茴香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为温中药,性味辛温,入肝、肾、脾、胃四经。功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小肠疝气,气胀痞满,胃寒呕吐、腹部冷痛。用量3~10g。方剂举例:
暖肝煎(张景岳方):茴香、肉桂、沉香、乌药、当归、枸杞、茯苓,治小腹疼痛、疝气。
大茴香,又名八角茴香,效能主治与小茴香相同,供药用外,又作调味香料及制油料用。茴香有大小之别,李时珍说:“小茴香性平,大茴香性热。”实际上二味性味、功用相同,均为辛温之品。功能温中散寒,开胃疏肝、理气止痛,而治疝症,尤为要药。古人认为,得盐则入肾经,与附子更能助阳益火,因此,多用于阳虚阴寒之症。
四、丁香
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药用花蕾及果实。为温里药。性味辛温,入肝、肾、肠、胃四经。功能温中降逆止痛。主治胃痛腹痛、呃逆呕吐、奔豚气逆、疝痛,胸腹胀闷、口臭,用量2~6g。
方剂举例:
丁香吴萸汤(李东垣方):丁香、吴萸、豆蔻、人参、苍术、*芩、升麻、当归、柴胡、半夏、茯苓、干姜、甘草,治胃寒呕吐、哕逆。
丁香柿蒂汤(严氏方):丁香、柿蒂、人参、生姜,治久病呃逆,因于寒者。
丁香有二种,即母丁香与公丁香,有人认为母丁香为大入药最胜。根据近人记载,母丁香香气较公丁香弱,油分也不足,故多以公丁香入药应用。公丁香为暖胃降逆之要药,功能理气止痛,辟浊止呕、可治呃逆呕吐、胃痛腹痛、疝气、奔豚气之属于寒者。
五、藿香
属唇科草本植物,药用茎叶,为芳香化湿药,性味辛甘微温,入肺、脾、肾三经。功能发表解暑,化湿醒脾。主治暑邪寒热,头痛胸闷、呕恶腹泻,胃呆苔腻。用量3~10g。
方剂举例:
藿香正气散(《局方》):藿香、陈皮、大腹皮、桔梗、白芷、茯苓、苏叶、甘草,治外感不正之气,内伤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泻,或发疟疾。
藿香为气味芳香,性力和平的化浊之品,其芳香而不嫌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之气,治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垢浊者,最捷效也。
藿香气香入脾,脾主中焦,其所治之胸闷呕吐,苔腻少食,腹痛泻下等症,无非湿邪郁蒸中焦,运化失司所致。藿香能化湿浊而辟恶,故助脾胃而无流弊,王好古称为“温中快气”之药,更显出了藿香除湿醒脾的作用。
藿香治呕有其特长,所以苏颂认为“脾胃吐逆为要药”,张山雷更将藿香治呕的性质加以分析,他说:“藿香虽不燥烈,然究是以气用事,惟舌有垢浊而漾漾欲泛者最佳,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所以用藿香治呕,限之属脾胃湿浊者,如胃热与胃虚之呕吐,则当慎用之。
藿香除用根茎外,其叶更有布敷宣发之功,且能开清化浊,不但用以治暑湿、湿热诸病,并为脑漏、鼻渊亦所必用之品,如验方清肝保脑丸等。
六、乳香
属漆树科常绿乔木,药用树脂入药,属活血化瘀药。其性味辛温,功能活血化瘀定痛。用量2~6g。
方剂举例:
乌金丸(验方):乳香、没药、大*、香附、当归、元胡、乌药、桃仁、莪术、天虫、五灵脂、肉桂、木香、益母草、苏木、红花,治经闭腹痛。
七厘散(《良方集腋方》):乳香、没药、辰砂、血竭、儿茶、红花、麝香、冰片,治跌打损伤,气血凝结。
乳香辛温香窜,入手少阴心经,功能活血止痛,故为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血滞疼痛之要药。其止痛功效是取其活血之力,正如*锦芳所言:“血固气逆,则血滞凝而不通,以至心腹绞痛,毒因气滞则聚而不散,以至痛楚异常”,所以乳香适用于血滞的疼痛;非血滞的疼痛,则非乳香所能奏效。乳香除内服活血止痛之外,外用更能和营舒筋,杨清叟有“凡人筋不伸者,敷药宜加乳香”之说,故亦为伤科之要药。
七、木香
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其药用其根。属理气药,味辛温,入肺、肝、脾三经。功能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腹胀,腹痛肠鸣,胃痛呕吐,泻泄痢下。
方剂举例:
木香槟榔丸(《卫生保鉴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枳壳、*柏、*连、吴萸、三棱、莪术、大*、香附、牵牛、芒硝,治下痢腹痛。
木香调气散(《局方》):木香、丁香、檀香、砂仁、蔻仁、藿香、甘草,治胸闷呕逆。
木香为芳香理气之药,更长于理滞气,故脾胃消化不良,肠胃气塞不利,以致脘腹胀满,甚或作痛,泄痢后重,皆宜用之。即所谓塞者通之之义,证治准绳木香散,用木香配槟治腹痛之症,即根据张元素所说“治中下二焦气结滞及不运,须用槟榔为使”之意。本品生用理气;若实大肠,宜煨熟用。
八、沉香
属瑞香科,药用沉淀树脂之木心。味辛微温。属降气药。功能降气纳肾,调中止痛。主治脘腹疼痛,胸脘气闷,呕吐呃逆,腹鸣泄泻,气逆喘息。用量3~10g。
方剂举例:
沉香化气丸(验方):沉香、厚朴、木香、砂仁、藿香、郁金、茯苓、白芍、半夏、枳实,治胸腹留饮,痞塞疼痛。
四磨饮(《济生方》):人参、槟榔、沉香、乌药,治胸膈不快,上气喘急。
沉香性温气香,体重而沉,虽以降气为主,可是芬芳之气,既能清阳之浊,又可解太阴之湿,凡脾胃湿浊所引起的胸痞、腹胀、腹痛、吐逆、泻痢等症,均为必用之品;而于肾家虚寒的气逆喘急,亦恃为要药。*秀宫认为“温而不燥,行而不泄,但降多升少,气虚下陷者忌”,可谓深得沉香应用的真啼。
九、降香
属芸香科常绿乔木。药用干木。味辛温。入心胞、肝二经。功能行瘀活血,辟恶止痛。主治:胃痛、腹痛,咯血吐血,胸胁疼痛,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用量3~9g。
方剂举例:
《医宗金鉴》方:檀香、降香,藿香、木香、肉桂、炮姜,治呕吐腹痛。
降香性温色紫,能入血分而止血,其气清香,善辟秽浊之气,古人以敷外伤出血,缪仲淳认为治内伤和怒气伤肝吐血,以代郁金神效。降香内服行瘀而止血,外用则血止而痛停,如《医宗金鉴》方配肉桂、炮姜、檀香、藿香、木香等湿热药,以治呕吐腹痛之症,乃取其芳香辟恶的作用。
十、安息香
为安息香科植物,越南安息香的树脂。味辛、苦、性平。入心、肝、脾经。功能开窍醒神,豁痰辟秽,行气活血,止痛。主治:中风痰厥,惊痫昏迷,产后血晕,心腹疼痛,风痹肢节疼痛。
方剂举例:至宝丹(《局方》):犀角、牛*、麝香、冰片、安息香、雄*、朱砂、玳瑁、琥珀,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厥,脑血管意外,肝昏迷及各种急性病具有上述症状者。
安息香芳香,能行气止痛,宣通气血,豁痰辟秽。治中风,惊痫、痰壅气闭,突然昏迷等,常与麝香、苏合香、冰片、等制丸散服,以芳香辟秽,豁痰开窍。用于心腹疼痛。可单味研末服。
至于其主治“*疰恶气”,缪希雍云:“安息香,气平而芬芳,性无毒,气厚味薄,阳也。入手少阴经。少阴主藏神,神昏则邪恶*气易侵,芬香通神明而辟诸邪,故能主*疰恶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