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金选股能力显著优于择时能力选股是主要支 [复制链接]

1#

基金选股能力显著优于择时能力 选股是主要支撑


摘要:其中T-M模型可以衡量择时能力、选股能力及其各自对业绩的贡献程度。从国外大部分实证研究证明,基金的择时能力基本为负,具有选股能力的基金也仅为少数。从数据来看,多数基金表现出选股能力而非择时能力。


《红周刊》特约作者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娄静


基金选股择时能力模型在国外已相对成熟。在诸多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要数T-M二次回归模型、H-M双beta超额回报市场模型和C-模型。其中T-M模型可以衡量择时能力、选股能力及其各自对业绩的贡献程度。从国外大部分实证研究证明,基金的择时能力基本为负,具有选股能力的基金也仅为少数。


多数基金选股能力强


依照海通基金分类,我们选取了国内2008年前成立的97只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7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41只平衡混合型基金,共213只股混型基金作为拟合样本。选取沪深300指数作为市场组合的代表,2.5%作为年化无风险收益率。日期上选取了2008年初至2011年11月之间全部基金均公布5次净值的完整周。计算出各基金和市场组合的周收益率,按时间段划分后依照T-M模型进行回归拟合。


从数据来看,多数基金表现出选股能力而非择时能力。自2008年经历牛熊市以来,具有选股正贡献的基金较多,大概达到86%左右,而具有显著选股能力的基金大约占12%,剔除2008年后该比例上升至40%左右。而具有择时能力的基金个数非常少。基金的择时能力较容易在熊市中表现出来;选股能力在不同的市场中都能够有所表现,震荡市中尤其明显。


由于短期具备选股能力的基金相对较多,我们下面列出了2008年以来具备显著选股能力的26只基金,依照apha值由大到小排序。附表中,基金周平均风险收益为基金的周平均收益与周无风险收益之差。2008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周平均风险收益是-0.3095%,可以看出,这些表现出显著选股能力的基金长期来看都能够战胜市场,其中不乏长期表现突出的基金。如基金的beta2数值为负,表示这些基金的择时效应对基金业绩的贡献也为负。


计算基金周平均风险收益和apha两列数的相关系数为0.844,基金周平均风险收益与beta2两列数的相关系数为0.353,可见基金的业绩与其选股能力的相关性较高,与其择时能力的相关性较低。


多数基金择时能力弱


择时正贡献的基金业绩不一定好于市场平均。2008年以来,没有基金具备显著择时能力,择时贡献为正的基金业绩也处于中庸水平。这些基金或采用淡化择时的策略,或在择时的准确度上也不太高。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目前多数基金经理是行业研究员出身,对选股的研究较择时更深入,因此普遍表现不出择时能力。不少基金的择时贡献为负,反而不如淡化择时的基金。择时做得最好的基金准确度也不高。2)不少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较大,进行较大的仓位调整的冲击成本较大,因此在择时上作为较少。3)多数基金迫于同业排名的压力,在资产配置上追随市场平均水平。因为资产配置失误对基金业绩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多数基金在仓位配置上采取了从众行为。


综合而言可以看出,选股贡献是基金业绩的主要支撑,选股贡献随着排名靠前而增加,增加的幅度与业绩的幅度相近。因此,投资者在选基时不必对基金择时能力有太多的期待,而是要着眼与其选股能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