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昆仑张泽生升与降,润与燥,相反相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311/8736637.html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人就第一时间上场,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重要力量。期间及时供给的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有效缓解了病情发展,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

在众多对我国的中医发展有着划时代意义和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人里,张泽生就是中医药领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泽生(—),中医脾胃病学家、中医教育家、江苏省名中医。字扫尘,号树霖,江苏丹阳人。医院,年,国务院授予其“诊治胃病、杂病专家”称号。年8月6日在南京病逝,享年90岁。

师从名医

张泽生幼年入读私塾,从《四书》《五经》《史记》到唐诗宋词、散文八股,砺读十年,其很好的文学修养,为日后学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矢志于岐*之道,先问业于同邑名医张伯卿先生,三年后又拜清末御医、孟河医派中坚人物马培之的高徒贺季衡为师,历时六载有余。学医期间,他侍诊、抄方、出诊、问业,攻读医书,孜孜不倦。当他把基本中医书籍和四部经典著作学完后,即奉《张氏医通》为经典,朝夕相伴,爱不释卷,医业逐日长进。因虚心好学,尽得贺季衡的悉心传授。贺季衡感叹道:“泽生之医术,他日名望必在我之上。”

年,张泽生在丹阳县城挂牌行医。他对病家审证求因,度衡用药,脉案细致,文笔清秀,所言所行颇具贺(季衡)师风范。诊病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遇贫病交加者常常送医赠药,故而深为患者敬重。就诊者每日多则近百,他屡起沉疴,声誉卓著,先后收徒授业数十人(其中包括他的儿子张继泽)。时人评价他为“洞明医道,治病奇验”。

面对国民*府取缔中医药的恶*,张泽生坚持中医中药治疗,用疗效取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他曾亲赴上海,参加反对国民*府取缔中医的斗争。

药名联姻

张泽生母亲托媒人向金坛县一吕姓人家的小姐吕仪芳求婚。张泽生早闻吕家小姐不仅生得俊俏美丽,而且知书识礼,心中窃喜。不料,吕仪芳却担心嫁给“绣花枕头”,因此有意要考一考张泽生的才学,遂手书一上联,要媒婆转交给张泽生,限日落之前对上,如若对上则应允亲事,否则免谈。媒婆将上联转交给张泽生,说明姑娘想法。张泽生打开上联,只见上面写道:“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张泽生看后,不禁对吕仪芳更生爱慕。他略加思索,便写下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立赐合欢。”药名入联,成全姻缘。吕仪芳与张泽生结成连理,相濡以沫,相夫教子,任劳任怨,成为张泽生潜心研究中医药学的贤内助,堪为佳话。

这副对联中,含有26味中药,分别是:红娘子、石榴、银花、牡丹、芍药、五倍子、肉苁蓉、贯众、降香、茯神、云母、天仙子、槟榔、白头翁、大戟、海马、草豆蔻、甘遂、百合、旋覆花、茴香、茯苓、常山、车前子、将*(大*)、合欢。

胃病圣手

张泽生以善治温热时病和疑难杂症著称,尤擅长脾胃病治疗。他提出“中虚气滞”是形成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创制“胃炎灵冲剂”。张泽生非常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主张外感祛邪,强调扶助胃气,不宜滥施攻伐,残伤胃气而自溃堤坝;邪气既衰,亦应尽早扶助胃气,以利邪尽而不复燃。对于内伤杂证,更是处处着眼脾胃,分清主次缓急,妥为调治。用药善于甘温和中取效,强调温而勿燥,滋而勿腻,补而勿滞,并注意调理升降,润燥至济,散收兼蓄,慎用开破耗气伤津之品,防止“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依”。慢性久病,用药要“醒脾和胃”。

张泽生认为,胃癌的病机及证候,既反映了痰气交阻、气滞血瘀的实证,又表现了正气衰败的虚象。他很赞赏叶天士“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恶湿,宜升宜燥,胃恶燥,宜降宜润”之说,强调临证必须依据脾胃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调整其升降润燥之偏。他表示,升与降、润与燥相反相成,在病机上相互影响。如脾气下陷,可致清阳不升或气滞于中。胃气不降,可致浊阴上逆或腑浊内结。胃失润降,燥热太过,脾可成焦土;脾失健运,寒湿凝集,可伤及胃阳。他还强调:“脾以运为健,胃以通为补。”主张平补、运补脾胃,不恃峻补、缓补。他认为脾虚多为运化无力、脾精不散、湿邪困中所致,故治疗重甘平助运。在应用理气药时要慎重选择,因萎缩性胃炎多数病程较长,灼伤气阴,用之不当则常因辛燥香窜之性而耗散气血,助热伤阴。若合并溃疡病,久服还易导致出血之变。他的经验,理气药以木香、陈皮、佛手较为平稳,止痛药则以乳香、没药为佳。

读书著作

张泽生认为,读书宁可少而精,不要多而泛,太多太繁,郢书燕说,泛泛而过,印象不深,有时反滋其惑。看了丹溪书则从痰从阴虚治,看了景岳书则从阳虚治;今天重用苍朴、二陈,明天又重用熟地、山药,这样治无定见,方药容易变乱。当然在学医和初期业医时,可广采博阅,增加知识,诱使自己去探索。但行医一段时间后,就要有定见,治病要有定法。读书要有选择,合我者用之,不合我者弃之,要去芜存菁,活用前人的经验。

张泽生主张经典著作要熟读精读,其他可以泛读博览,最后要重点反复研读一本实用书籍,从此书到临床,从临床到此书,反复数次。也可参看一些名家医案医话、杂志文章,广搜博取,丰富自己的临床。这样实践功夫才能纯熟,这就叫做“取精于宏”。

张泽生在行医、授徒的同时,笔耕不辍,将临床经验、就诊心得、给药处方等写成文章,著有《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胃病学说及其临床应用》《噎膈诊治》《张泽生疑难杂症案选》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