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经验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822/4242662.html近日,有徒弟问贫道关于道教上香的含义及讲究,贫道就此事编辑一些关于此类的文章及见解,略微描述一下。有不到之处,望各位道友,同修多提意见。
香是滋养心灵的美物,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用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庭坚作《香之十德》:“感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在道教,香作为神灵的信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道经有云:“一炷清香透苍穹,万道祥光照大千。”道教以三炷香代表三清,(三清为玉清、上清、太清。)亦代表天、地、人,三炷香敬三清,敬天、敬地、敬圣贤。上香是道教修行,敬神礼神的基本礼仪。
道教上香的含义
1、供养诸神
香云缭绕,腾空而上,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诸神。
2、以香传信求神赐福
道经说“宝香焚在金炉内,香烟缭绕达上苍”。这说明了“香”是人与神之间的通讯物,我们通过烧香,香烟袅袅能把我们的祈愿信息传达给神明,从而祈求神明保佑。因此道经中说“三柱真香通信法,三界神明降福来。”人与人的交流通过语言,人与神明的沟通则是通过这缭绕的香烟。所谓;香到神知,有求必应。但是现在提倡环保,尽量还是不要烧太高的香,尽量烧一些纯植物香料的。或是小一些的“精华香”
3、心假香传寸诚感神
道经中《祝香咒》云“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向神明上香时,要用左手插香(左手为阳,为大,表示对神明尊敬)。三柱香插在香炉中的总宽度最好不要超过一寸,这叫“寸诚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诚意,道经说:“寸心可达九重天”,这是指真心诚意,能够感动九天之上的神明。
4、修持“三香”荡除“三业”
因为“香”的本质是香而不臭。我们向神明敬香,就是表示要持守“香”的本质,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心香”是指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恶念;“身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纯朴善良,不做恶事,不做亏心事;“口香”是指积累口德,不出口伤人,不口出狂言,口出脏话等。“心香”是心善而不恶,故无“心业”;“身香”是指是身正而不邪,故无“身业”;“口香”是口净而不脏,故无“口业”。这就是修持“三香”,荡除“三业”的含义。
5、消灭细菌净化空气
香做为药用的起源极早,道家认为,香药同源。香点燃以后,香烟弥漫于空气中,能消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保护身体健康。
6、清净身心
香,不仅芳香养鼻,香烟缭绕,寂静灵犀,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清净身心,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
道经说:
“宝香焚在金炉内,香烟缭绕达上苍”。
这说明了“香”是人与神之间的通讯物,
我们通过烧香,
香烟袅袅能把我们的祈愿信息传达给神明,
从而祈求神明保佑。
因此道经中还说:
“三柱真香通信法,三界神明降福来。”
一般而言,在香炉进香时,点燃三支相当的香,
面对神像躬身敬礼后,用左手上香。
用大拇指和中指插第一炷香,
大拇指与无名指插第二炷香,
大拇指与食指插第三炷香。
插香的顺序是中左右(神像的位置为准)。
三支香不宜插得东歪西歪,
或是将香插于香炉最边缘,
三支应该插平插直,两支之间不能过寸,
过寸则神不信。
上完香后,应恭对圣像,肃立礼拜。
上香的意义在于和神*结下善缘,
是联接神、人、*沟通的重要中介。
故“九天之上,惟道独尊;
万法之中,焚香为先”。
“香”的本质是香而不臭。
我们向神明敬香,
就是表示要持守“香”的本质。
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
“心香”是指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恶念;
“身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纯朴善良,不做恶事,不做亏心事;
“口香”是指积累口德,不出口伤人,不口出狂言,口出脏话。
道教香敬
敬神最常见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敬香。敬香,也称献香,世人多称烧香。敬香旨在“以香达信”,即以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明,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敬香有焚香、拈香两种方式。
焚香较为常见,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线香敬神的仪式。具体做法:(1)选三柱(支)香,不要断香。(2)点燃香(用左手点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吹灭)。(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4)用左手上香(可一次上完,也可分为三次上。分三次上时先插正中,次左,再右),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超过一寸宽(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还要默念《上香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若在一个神殿里供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后两者各上一柱香,仪式相同。)(5)上香讫,即行叩拜礼。
拈香最为隆重,只有在诸神圣诞或供斋设醮时,由主持(方丈、监院)或高功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种,即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兰香,是为“名贵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称烧檀香。烧檀香比较讲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须有专用香炉(称檀香炉),还要另备一些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类)在檀香炉中间将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层香灰。接着,点燃少许事先折成一寸长短的线香,将燃着的那端插入香面内。拈香时用左手,三枚香分三次投炉,直立(先中、次左、后右)或卧于香炉均可。拈香时要默念《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假(借也)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拈香讫,退回跪垫,行三礼九叩大礼。
其实,各宗教於教礼上均有一般沟通方式,以达到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方法,又有自然清静的作用。而以佛教、道教而言,均用清香(主香)与神佛圣尊或先人来传达,内心的尊敬与虔诚之意。那么佛教和道教上香有哪些讲究呢?
而佛教上香的含义:
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
佛家认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
所以,上香有以下几重含义:
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供养僧佛
4、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
上香的方法
1、将香点燃后
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
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4、再举香齐眉
5、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
6、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其实,佛教讲究十方供养,供养佛法僧,讲究万般皆是苦,四大皆空,讲究放下。讲: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讲的是修来世,因果轮回。
然道教而言,讲今世,承负,道和德。讲究贵生,求生,从古至今都是自给自足,自力更生。讲究养生,身体好了,才可以做更多的事,倡导遵道贵德,抱朴守真,慈俭不争以及性命双修。
在这里略讲一下两者区别之一,后续会有更详细的文章发表。
???化太岁
???关于辛丑年太岁那些事儿的补充说明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