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煎中药大有讲究,这些不起眼的注意事项,值 [复制链接]

1#

在家煎中药时应注意很多细节。除整体的煎煮时间、火候等问题,中药还有先煎后下之别。

1

中药先煎后下很讲究

1.先打碎再煎30分钟的中药

主要是一些矿石、贝壳类或角甲类药物,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水牛角等。

2.先煎30分钟的中药(只有先煎才起作用)

天竺*、火麻仁、石斛等。

3.先煎1~2小时(减毒或去毒)的中药

乌头、附子、商陆等。

煎药时“后下”是为了减少中药因为长时间熬煮造成有效成分破坏或流失,放入时机是在煎煮时间的最后5~10分钟下锅即可。需要后下的中药主要是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包括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沉香、降香、青蒿、细辛等;一些久煎容易减轻功效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生大*等。

2

中药汤剂煎得越浓越好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如果我们煎煮的中药汤剂很浓,就能有更好的效果。但其实中药不是越浓越好,汤剂浓度高并不见得效果就好,浓度一定要适量。

煎中药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而当煎到饮片本身与药液中的有效成份浓度平衡时,这种扩散运动就停止了。此时如果再继续煎煮,以求“又浓又少”,不仅药物内的有效成份不会再释出,还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这样会使药液中有效成份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在过长的高温中遭到破坏、降低药效。而且长时间的煎药还容易煎糊,严重时还会把药锅弄坏。过分浓缩的药汁又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因此,为使中药发挥应有的效力,不仅要按常规煎煮一定时间,而且每次煎好滤取量皆不得少于毫升(约一个碗九分满)左右为宜;如果是煎给小孩子服用,由于剂量较少,每次滤取的液量可酌减为毫升左右。

另外,除了滋补药煎煮时间稍长,多数中药不需要浓煎。特别是解表、清热、芳香类药物,煎煮的时间还要更短一些,如麻*、桂枝等解表药,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药,砂仁、沉香等芳香类药物。风寒感冒者多需要解表散寒,药物煎煮的时间就不宜过长;调理气虚者,补益药就需要浓煎。具体煎到什么程度,用多大量,需要请中医根据病情确定,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长煎药时间。

3

煎好的中药最好当天服

有些人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服,当天喝不完留到次日再服,或煎好后留到次日服。从治病效果与卫生角度来看,这样做很不好。

中药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液中。一般服用方法是将两次(一剂药按常规煎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数次在一日内服完,以确保药效前后一致。

如果隔夜服用,或存放过久再服用,药液中的酶便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减效。不但药效降低,还会滋生细菌,维生素、氨基酸、糖类、淀粉等有效成分亦会被细菌分泌的酵素所发酵,引起水解,导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这种变质药,不但无治疗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凡服用自煎的中药汤剂者,宜当天煎煮当天服完,切忌放置过夜,也不要将药液放冰箱内长期贮存。

来源:人民健康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