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石家庄鹿泉这16村村名是怎么来的上庄镇 [复制链接]

1#

石家庄鹿泉区上庄镇在鹿泉东南方,东边就是石家庄市区了,南边是铜冶镇、西边是白鹿泉乡,北边是鹿泉经济开发区。这里地势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太行山东部丘陵,算是太行山余脉,东边是山前的冲积平原。

[上庄]据传,上庄原分为上、下两庄,西者高为上庄,东者低为下庄。上庄仅宫家一户,家中富有,后因居官被抄,祸灭九族,家中财产填井灭迹。上庄已灭,下庄百姓向西边高处迁移建村沿用上庄村名。

[大车行]据传,此村为唐朝时所建。当时是获鹿县城通向南边的必经之路,行人车辆,连续不断,故此村取名为大车行。

[台头]据传唐朝时由姓武的迁来此地立村,原名为台城。明末闯王一部分人马经过此地探知村人武艺高强,怕留后患,要用兵灭之,结果台城人竞将来兵打败。闯王占领北京后,令获鹿县令调查毁灭此村。县令为避免此祸,报称没有台城村,只有台头村,台城因此而改名为台头。

[大宋楼]据传,北宋时,皇帝每年要从宋都汴梁上五台山降香,路经此地盖楼一座,以供歇息玩乐,致使这里较为繁华。后逐渐有人迁来居住,开设茶坊,以楼取村名为大宋楼。

[小宋楼]据传,此村因临大宋楼,而又比大宋楼立村晚,故名为小宋楼。

[南庄]据传,在宋朝时,由姓杜的迁来此地立村,因比大车行建村晚,又在大车行之南,故取名为南庄。

[辛庄]明朝时,薛家由本县北薛庄迁来此地立村,因居县城正南,又是新迁之庄,故名为南新庄,后将“新”改为“辛”,并简化称为辛庄。

[大王庙]清朝时,原有大车行几户姓张的在此居住看坟,取名为张家湾,后因不断有人迁来,形成村落,并根据村中有一大王庙取村名。年正式定名为大王庙。当地“大”读“Dai”音。

[王家庄]元末明初,王姓一家由本县南铜冶搬来此地立庄,初名为王家庄。年附属大车行,后因纠纷于年经县官判决,独立为村定名为王家庄。

[谷庄]据传,从前有一姓谷的首先在此居住立庄,取名谷家庄。年简称谷庄。

[洞沟]从前南庄一牧牛人来此放牧,见此处泉水清清,水草丰盛,就在此处定居立庄,后又搬来许多人家,村民便以所居之地有泉有洞,村又建在沟的两岸,故取村名为洞沟。

[小李庄]据传,以前有一姓李的人,以做簸箕为业,发现此地柳树甚多,原料丰富,就在北地立庄定居,取名为李家庄。后因本县有三个李家庄重名,就命名该村为小李家庄。年后简称小李庄。

[庄窝]本村龙皇庙碑文记载,此村于年前后立村,取名庄窠,清末后改为庄窝。

[小车行]据村东北大寺碑文记载,该村建于唐朝,因临大车行而晚于大车行故取名小车行,沿用至今。以前素有大车行不大,小车行不小之说,因明洪武年间红虫灾害,村人死亡无数,使村变小。

[韩庄]唐朝时,韩姓人家迁来此地立庄,取名韩家庄。年后简称韩庄。

[钟家庄]明朝洪武年间,村东北大寺铸有八百斤重大铜钟一个,以此钟而得名为钟家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